SYD-2806H型軟化點試驗器作為瀝青材料性能檢測的核心設備,通過激光檢測與PID模糊邏輯算法實現升溫速率精準控制,適用于5℃至180℃寬溫域范圍,可同時檢測4個試樣并自動生成試驗報告。其操作規范涵蓋設備調試、試樣制備、試驗執行及數據維護四大環節,具體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設備預檢與調試
1.環境適配性檢查:設備需置于室溫≤35℃且無空氣對流的環境中,相對濕度≤85%。通電前確認供電電壓為AC220V±10%,三線電源插頭需接入保護接地插座。檢查耐熱玻璃燒杯(容量1000ml)是否存在裂紋,鋼球定位環及溫度計安裝孔位是否對齊。
2.光路校準與介質填充:注入蒸餾水或32℃±1℃甘油至燒杯刻度線,確保介質澄清透明。若進行低溫試驗(軟化點<80℃),需通過冰水浴將初始水溫調節至5℃±0.5℃;高溫試驗(軟化點≥80℃)則需預熱甘油至32℃±1℃。
3.參數初始化設置:通過“結果”鍵進入參數設置界面,調整加熱速率參數(出廠默認值45對應5℃/min升溫),溫度修正值(tead)及攪拌轉速(besp)。設置完成后等待6秒自動保存參數,設備進入待機狀態。
二、試樣制備與安裝
1.試樣環填充規范:將黃銅環置于涂有隔離劑的金屬板上,注入經脫水過濾的瀝青試樣至略高于環面。軟化點<80℃的試樣需在10℃-30℃環境中冷卻30分鐘,用熱刮刀修平表面;軟化點≥80℃的試樣需預熱銅環至80℃-100℃后再填充。
2.試驗組件組裝:將試樣環置于環架中層孔板,套入鋼球定位環后插入溫度計,確保其底端與銅環下緣平齊。將環架浸入介質中15分鐘,排除試樣表面氣泡,調整液面至標記線。
三、試驗執行與監控
1.啟動與升溫控制:按下“試驗”鍵啟動加熱,通過“攪拌”鍵調節磁力攪拌器轉速。初始階段轉速可設為較高值,當介質溫度接近預估軟化點時,需降低轉速至接近靜止狀態,避免流體擾動影響檢測精度。
2.終點判定與數據采集:當鋼球下沉至25.4mm時,設備自動觸發激光檢測系統,蜂鳴器報警并鎖定溫度值。按“結果”鍵循環顯示各通道數據及平均值,連續按動兩次“打印”鍵可輸出試驗報告。
四、設備維護與安全規范
1.試驗后清潔流程:試驗結束后立即關閉電源,用軟布擦拭燒杯及鋼球定位環,避免殘留瀝青硬化。長期停用時需排空介質,將設備存放于干燥通風環境,每月通電一次防止潮霉。
2.安全操作禁忌:嚴禁干燒加熱管或用手直接接觸光學玻璃表面。若發現介質渾濁需立即更換,防止光路衰減導致檢測誤差。設備維修或改造需經生產廠家技術審批,禁止私自拆解核心模塊。

該設備通過自動化控制與精密檢測技術,將試驗重復性誤差控制在±1.2℃以內,符合ASTM D36及JTG E20-2011標準要求。操作人員需通過專業培訓并定期參與設備標定,確保檢測數據的溯源性。